土木工程网,因为专业,所有专注,土木工程综合第一门户网站,土木之家!

最近更新|SVIP|会员中心|新闻公告|社区

资料
资料
文章
搜索

设计 办公楼 教学楼 住宅楼 综合商场 宾馆酒店 宿舍旅馆 工业厂房 施工组织 路桥工程 土木文库 别墅图纸 施工组织大全 站内公告

知识 施工技术 技术交底 设计知识 造价知识 安全文明 监理知识 市政工程 玩转工地 安装教程 在校学生 BIM知识 建筑图纸 结构图纸

资料 教程 工程测量 概预算 施工工艺 BIM教程 PKPM教程 土木网课 哈工大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北工大 考试教育

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水利论文 现场管理 国标GB 行业标准 城建交通 地方标准 建设标协 建筑图集 规范合集 精选软件 建筑书籍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知识 > 结构设计  >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

发布日期:2020-02-28 10:27:05来源:土木工程网责任编辑:土木龙


导读: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

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

1.jpg

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

2. 箍筋的弯勾长度:

平钩( 180 °) 6.25d ;

直钩( 90 °) 3.5d ;

斜钩( 135 °) 4.9d

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

30 °: 0.268H0;

45 °: 0.41H0;

60 °: 0.585H0

4. 箍筋长度:

封闭方箍 箍筋长度=2*(长+宽)+20d

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

⑶ 箍筋根数的确定: N= (构件长 - 保护层) / 间距 +1

二 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

基础

(一) 条形基础

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2.jpg

(二)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2、现浇柱下独立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弯钩,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如图2-5示。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与柱中箍筋相同,基础内设置二个。

3.jpg

梁的平法标注

●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

●原位标注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4.jpg

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为I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2根直径22的二级钢;

原位标注表示:支座1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22的二级钢,支座2两边上部纵筋为6根直径22的二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4根,下一排为2根;第一跨跨距3600,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纵筋为4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

梁的平法钢筋工程量计算

1)平法楼层框架梁常见的钢筋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长L=各跨长之和—左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锚固长度取值:

当支座宽度—保护层大于等于LaE且大于等于0.5hc+5d时,锚固长度=max(LaE,0.5hc+5d);

当支座宽度—保护层<LaE时,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说明:hc为柱宽,d为钢筋直径。

端支座负筋:

上排钢筋长L=Ln/3+锚固长度

下排钢筋长L=Ln/4+锚固长度

说明:为梁净跨长,锚固长度同上部贯通筋。

中间支座负筋:

上排钢筋长L=2(Ln/3)+支座长度

下排钢筋长L=2(Ln/4)+支座长度

架力筋:

架力筋长L=(Ln/3)+2*搭接长度(可按2*150mm计算)

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 [净跨长+2*锚固长度(或0.5h+5d)]

下部贯通筋:

下部贯通筋长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宽—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梁侧面钢筋:

梁侧面钢筋长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宽—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j. 箍筋:

箍筋长度L=2*(梁高—2*保护层+梁宽—2*保护层)+2*11.9d+4d

箍筋根数n=2*[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5.jpg

手工计算结果如下:

上部通长筋2b22:

L=各跨长之和+悬梁跨长+左支座左半宽-2*BHC+max(Lae-支座宽+BHC,15d)+12d =3600+5800+3600+2800+200-2*25+35*22-400+25+12*22 =15950+395+264

支座1右端上部一排筋2b22:

L=Ln/3(Ln为净跨值)+支座宽-BHC+ max(Lae-支座宽+BHC,15d)

= (3600-200*2)/3+400-25+35*22-400+25 =1442+395

6.jpg

支座2两端上部一排筋2b22:

L=Ln(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3+支座+Ln/3

= (5800-200*2)/3+400+ (5800-200*2)/3 = 4000

支座2两端上部二排筋2b22:

L=Ln(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4+支座+Ln/4 =(5800-200*2)/4+400+(5800-200*2)/4 =3100

7.jpg

支座3两端上部一排筋2b22:

L=Ln(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3+支座+Ln/3

= (5800-200*2)/3+400+ (5800-200*2)/3 = 4000

支座3两端上部二排筋2b22:

L=Ln(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4+支座+Ln/4 =(5800-200*2)/4+400+(5800-200*2)/4=3100

支座4两端上部一排筋2b22:

L=Ln/3(Ln为净跨值)+支座宽+悬梁长-BHC

= (3600-200*2)/3+400+2800-200-25 = 4042

8.jpg

箍筋尺寸: L1=300-2*25+2*8=266 L2=600-2*25+2*8=566

箍筋根数计算:

第一跨箍筋根数:

N=2*Round(1.5Hb-50)/间距+Round(Ln-2*1.5*Hb)/间距+1 =2*Round[(1.5*600-50)/100]+Round[(3600-400-2*1.5*600)/200]+1=2*9+7+1=26根

第二跨箍筋根数:

N=2*Round[(1.5*600-50)/100]+[Round(5800-400-2*1.5*600)/200]+1

=2*9+18+1=37根

第三跨箍筋根数:(同第一跨 ) N=26根

右悬梁箍筋根数:N=Round[(2800-200-2*50)/100] +1 =26根

总根数:N=26+37+26+26=115根

柱的钢筋

9.jpg

柱是承受压力和弯矩的构件,一般分为纵向钢筋与箍筋。柱中纵向钢筋用来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箍筋能阴止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且稍能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还可以使纵向钢筋定位,组成钢筋骨架。

一、柱纵向受力钢筋

1、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不少于4根,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产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2)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对水平浇筑的预制柱,其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梁的有关规定取用。

(3)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4)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2、现浇柱中纵向钢筋的接头,应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柱的弯矩较小区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每边钢筋不多于4根时,可在一个水平面上连接,如图a;柱每边钢筋5~8根时,可在二个水平面上连接。

(2)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钢筋的根数及直径,应满足上柱受力的要求;当上下柱内钢筋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应按上柱内钢筋直径计算。

(3)下柱伸入上柱的钢筋折角不大于1:6时,下柱钢筋可不切断而弯伸至上柱搭接,如图b;当折角大于1:6时,应设置插筋,如图c或将上柱钢筋锚在下柱内,如图d。

10.jpg

说明(a)上下柱钢筋搭接

(b)下柱钢筋弯折身入上柱

(c)加插筋搭接

(d)上柱钢筋伸入下柱

3、顶层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层中间节点的柱纵向钢筋及顶层端节点的内侧柱纵向钢筋可用直线方式锚入顶层节点,其自梁底标高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柱纵向钢筋必须伸至柱顶。当顶层节点处梁截面高度不足时,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并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如图a;当柱顶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如图b。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d为纵向钢筋直径)。

11.jpg

顶层柱中纵向钢筋的锚固

说明:(a)柱纵向钢筋向内弯折

(b)柱纵向钢筋向外弯

(2)框架顶层端节点处,可将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相应部分弯人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使用,如图a,共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a;其中,伸入梁内的外侧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外侧纵向钢筋全部截面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并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当柱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有现浇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梁宽范围以外的纵向钢筋可伸入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相同。

12.jpg

说明:(a)柱外侧纵向钢筋弯人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用

(3)框架梁顶节点处,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弯入柱内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如图b,其搭接长度竖直段不应小于1.7La。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满足以上规定的搭接长度,且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直径)。柱外侧纵向钢筋伸至柱顶后宜向节点内水平弯折,弯折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直径)。

13.jpg

说明:(b)梁上部纵向钢筋弯入柱内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

二、柱箍筋

1、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锚固长度La,且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弯钩末段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在绑扎的骨架中不应大于15d( 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在焊接的骨架中不应大于20d。

3、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14.jpg

说明:(a)方柱箍筋

(b)(c)方柱复合箍筋

(d)(e)矩形柱复合箍筋

(f)圆柱箍筋

(g)圆柱复合箍筋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度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

5、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边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如图。

6、柱中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内的箍筋间距应符合“钢筋连接”的规定。

15.jpg

说明:(a)方柱箍筋

(b)(c)方柱复合箍筋

(d)(e)矩形柱复合箍筋

(f)圆柱箍筋

(g)圆柱复合箍筋

平法柱钢筋计算

1.基础部分钢筋计算

基础插筋L=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大于等于150)+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n/3(Hn指楼层净高)+搭接长度(焊接时为0)

2.首层柱钢筋计算:

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基础柱钢筋外露长度Hn/3+本柱层钢筋外露长度max(大于等于 Hn/6,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长边尺寸)+搭接长度(焊接时为0)

3.中间柱钢筋计算:

柱纵筋长L=本层层高—下层柱钢筋外露长度max(大于等于Hn/6,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长边尺寸)+本柱层钢筋外露长度max(大于等于 Hn/6,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长边尺寸)+搭接长度(焊接时为0)

4.顶层柱钢筋计算:

柱纵筋长L=本层层高—下层柱钢筋外露长度max(大于等于Hn/6,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长边尺寸)—屋顶节点梁高+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确定分为三种:

当为中柱时,直锚长度<LaE时,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的直锚长度(即伸入梁内的长度)不<LaE时,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为边柱时,边柱钢筋分2根外侧锚固和2根内侧锚固。外侧钢筋锚固大于等于1.5LaE,内侧钢筋锚固同中柱纵筋锚固。

当为角柱时,角柱钢筋分3根外侧和1根内侧锚固。

5.柱箍筋计算:

a.柱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柱箍筋根数N=在基础内布置间距不少于500且不少于两道矩形封闭非复合箍底层柱箍筋

根数N=(底层柱根部加密区高度/加密区间距)+1+(底层柱上部加密区高度/加密区间距)+1+(底层柱中间非加密区高度/非加密区间距)-1

楼层或顶层柱箍筋根数N=(下部加密区高度+上部加密区高度)/加密区间距)+2+(柱中间非加密区高度/非加密区间距)-1

三、实例

平法柱配筋计算

柱钢筋主要分为纵筋和箍筋。

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相邻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要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柱纵筋连接方式包括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柱箍筋按钢筋级别、直径、间距注写,当为抗震时用斜线“/”

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内箍筋不同间距。如柱全高

为一种间距时则不用“/”;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

16.jpg

注:KZ1为边柱,C25砼, 三级抗震,采用焊接连接,主筋在基础内水平弯折为200, 基础箍筋2根,主筋的交错位置、箍筋的加密位置及长度按“03G101-1规范”计算 。

手工计算结果如下:

考虑相邻纵筋连接接头需错开,纵筋要分两部分计算:

17.jpg

基础部分:

6b25:

L1=底部弯折+基础高+基础顶面到上层接头的距离(满足>=Hn/3) =200+(1000-100)+(3200-500)/3 =200+1800

6b25:

L2=底部弯折+基础高+基础顶面到上层接头的距离+纵筋交错距离

=200+(1000-100)+(3200-500)/3+Max(35d,500)

=200+2675

18.jpg

一层:

12b25: L1=L2=层高-基础顶面距接头距离+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Hn/3+Max(Hn/6,Hc,500)

=3200-900+5=2850

二层:

12b25: L1=L2=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ax(Hn/6,Hc,500)+Max(Hn/6,Hc,500)

=3200-550+550=3200

三层:

12b25: L1=L2=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ax(Hn/6,Hc,500)+Max(Hn/6,Hc,500)

=3200-550+550=3200

19.jpg

顶层:

2b25: L1=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梁高+柱头部分

=3200-Max(Hn/6,Hc,500)-500+Hb-BHC +1.5Lae-(Hb-BHC))

=3200 –550-500+ (500-30)+1.5*35*25-(500-30)

=2620+843

2b25: L2=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本层相邻纵筋交错距离) -梁高+柱头

=3200-(Max(Hn/6,Hc,500+Max(35d,500))-500+Hb-BHC +1.5Lae-(Hb-BHC))

=3200-(550+35*25)-500+(500-30)+1.5*35*25-(500-30)

=1745 +843

20.jpg

柱内侧纵筋8b25:

4b25: L1=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梁高+柱头部分

=3200-Max(Hn/6,Hc,500)-500 + Hb-BHC +12d

=3200-550-500 +500-30+12*25

=2620+300

4b25: L2=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本层相邻纵筋交错距离) -梁高+柱头

=3200-(Max(Hn/6,Hc,500) +Max(35d,500))-500 + Hb-BHC +12d

=3200-(550+35*25)-500+(500-30)+12*25

=1745 +300

21.jpg

箍筋计算

B边 550-2*30+2*8=506

H边 550-2*30+2*8=506

箍筋根数:

一层:加密区长度 = Hn/3+Hb+max(柱长边尺寸,Hn/6,500)

=(3200-500)/3+500+550=1950

非加密区长度=Hn- 加密区长度=(3200-500)-1950=750

N=Round(1950/100)+Round(750/200)+1=25

二层:加密区长度 =2*max(柱长边尺寸,Hn/6,500) +Hb

=2*550+500=1600

非加密区长度=Hn- 加密区长度=(3200-500)-1600=1100

N=Round(1600/100)+Round(1100/200)+1=23

三、四层同二层

总根数:N=2+25+23*3=96根

小结

1、各种柱钢筋工程量计算,首先应该把图纸读透,其次根据平法图集规定严格计算。

2、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计算柱钢筋工程量的方法步骤。

剪力墙的钢筋

现浇钢筋 混凝土剪 力墙常用于剪 力墙结构及框加工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它除了承受结构自重和楼面活荷载处,还承受由风或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其配筋构造要求如下:

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的6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

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测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在转角墙端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A12的钢筋或2A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积的1/2。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粱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

22.jpg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23.jpg

长度:

墙端为暗柱时: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24.jpg

长度:

墙端为暗柱时: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筋计算总结:

无论墙身转角为直角、丁直角、十字角甚至斜交角,墙身水平钢筋的长度计算只区分墙端为端柱还是暗柱,总的来说就是墙身端为暗柱时,水平钢筋算墙长;墙端为端柱时,水平钢筋算净长+锚固。

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25.jpg

墙身竖向钢筋

长度

基础层,需要增加插筋。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

顶层=净高+锚固

根数=墙净长-2*50 /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墙身拉筋

长度=墙厚-2*保护层+弯钩

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水平方向间距*竖向间距。

暗(端)柱钢筋:

纵筋

基础层,需要输入插筋(格式同墙向竖向钢筋)

中间层=层高+伸入上层的长度

顶层=净高+锚固

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箍筋:自由组合

暗梁

暗梁随墙走,故其钢筋计算很简单

纵筋=暗梁净长+锚固

箍筋

连梁

纵筋

顶层连梁,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

中间层连梁,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

拥有土木工程网,皆有可能。欢迎访问tmgcw.com

最近更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代做毕业设计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公众号| 手机版 | sitemap

Copyright 2008-2023 TMGCW.com 【土木工程网】 版权所有 黔ICP备13000263号-8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30号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网友投稿或转载自其他网站,本站不进行任何扫描/翻录/篡改署名,所有资料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交流,正式使用请购买正版,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